黨員管理大多以制度的形式來體現,主要內容有:
(1)黨員必須編入黨的一個組織的制度。黨章明確規定:“每個黨員,不論職務高低,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、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,參加黨的組織生活,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。黨員領導干部還必須參加黨委、黨組的民主生活會。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、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?!?/span>
(2)黨的組織生活制度。黨的組織生活,主要指黨員參加所在支部黨員大會和黨小組會,以及黨員領導干部單獨召開的民主生活會。黨員必須在黨的一個組織中過組織生活,是加強對黨員教育、管理和監督,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項組織保證。
(3)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和工作的制度。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況,是黨員接受黨組織教育和監督的一種形式,也是黨組織了解掌握黨員思想和工作情況,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管理的一種途徑。
(4)黨員交納黨費制度。黨章規定:“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、農民、軍人、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,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,愿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,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時交納黨費的,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?!卑雌诮患{黨費,是共產黨員對黨組織應盡的義務,也是黨員關心黨的事業的具體表現。
(5)民主評議黨員制度。按照有關規定,定期組織黨員開展民主評議,通過制度建設加強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、管理和監督,是從嚴治黨、提高黨員素質的有效方法。
(6)黨員轉移組織關系制度。黨員的組織關系,是指黨員對黨的基層組織的隸屬關系。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是黨員政治身份的證明。黨員因調動工作等原因需要從一個單位或地區到另一個單位或地區,按規定應轉移黨員正式組織關系。有關黨組織只有接到其組織關系介紹信后,才能承認其黨員身份,并將其編入一個支部,參加組織生活。
(7)黨籍管理制度。黨籍,是指黨員資格。一個申請入黨的同志,當他履行了入黨手續,被批準為預備黨員后就有了黨籍。取得了黨籍,是一個人從組織上被承認為黨員的依據。
(8)流動黨員管理制度。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,流動黨員越來越多,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,使他們在流動中能夠及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,接受黨組織的教育、管理和監督,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是新時期黨員管理的一個新課題。